主页 > 十大互联 >【有恆为AI成功之本】别再互联网+,今年开始是+AI >
2020-06-13
2017 年人工智慧崛起,李开复先生出了《人工智慧来了》的书,告诉大家人工智慧将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,但台湾在人工智慧的机会很少,引起大家的恐慌。而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,却隔空回答说,开复这次太错了,台湾是很有机会的。
为什幺会有这样的差别?在 2017 年底未来科技展,趋势科技副总经理周存貹在 AI 策略布局高峰会演讲时,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,「+AI」:台湾的产业要做的是跟趋势科技一样,把人工智慧当作工具,整合人工智慧,产生更大的价值。
李开复先生提到的人工智慧浪潮,台湾机会很少,是因为台湾公司不具备很大的资本与数据,加上法令卡住创新发展,所以以人工智慧颠覆商业模式的「AI+」的做法在台湾是行不通的,特别像是金融科技与自动驾驶车这样的人工智慧强大应用。
王坚博士提到台湾的机会,正跟周存貹副总所提的一致,是在众多产业中,寻找可以发挥人工智慧的利基价值的机会,也就是所谓的「+AI」。
国际大厂做的是「AI+」Google、IBM、Microsoft、Facebook、Amazon 及中国的百度、腾讯、阿里巴巴,因为在人工智慧软体上有很大的资源与数据,加上开发多年的实力,其人工智慧软体能力的确不是台湾一般企业可以赶得上的。这些大厂重视的都是以人工智慧的强大,改变游戏规则,颠覆旧有的商业模式,像是 Amazon 的 Alexa 颠覆了智慧家庭、IBM 的 Watson 改变了传统医疗,这就是所谓的「AI+」。
但是,问题也就在于这些大厂的人工智慧应用,并不能包含所有的产业以及相关应用。于是,他们没有做好的、没看到的,或是台湾原本就很强的,其实就是台湾未来的机会,而这些机会,分布在台湾各个产业的应用上。
台湾可以做的是「+AI」该如何应用人工智慧在台湾的各个产业呢?正因为现在人工智慧想要有好的模式,必须使用大量数据的深度学习方式找出模型,而这必须先有大量数据。而利用感测器收集大量数据来做分析,找出可以预测和监控异常模式是不错的做法,这其实就是所谓的「AIOT」,将 IOT 物联网跟 AI 人工智慧整合。
这样的做法,台湾已经有一些例子:像是和硕联合科技应用工厂影像识别来强化工厂检验;台积电利用工厂数据分析整合后提高生产良率,并根据数据做好预防保养;而像行动贝果这样的新创公司,也在协助中小企业製造公司利用他们现在的数据,做好预防保养,避免因保养不及,造成机器停机的严重损失。
接下来的 2018 年,这样的需求会越来越多,因为开源人工智慧软体程式码让障碍降低,台湾科技部跟 NVIDIA、微软也展开合作,以及人工智慧学校的开始训练这方面的人才,让这样的做法一般中小企业较能负担得起,有机会遍地展开。
结合人工智慧强化自身能力,提高品质与效率,已经是很多企业的现在进行式,很难置之不理。因为相关门槛降低,正是还没开始做的企业进行数位转型的最好机会。这次的人工智慧与物联网结合的数位狂潮,如果错过,可能就不是没能赚到大钱而已了。
而对于能及时赶上的企业来说,则会像是一开始就先用脸书做生意的电商一样,可以享受到很大的先驱者红利。你想抢这个难得的机会吗?先思考一下你企业的强项是什幺,然后赶紧用上人工智慧的技术,把强项变得更强吧!